精彩小说尽在七点阅读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雪魄:千年刀影护山河

第1章 酒肆风雪一刀鸣

发表时间: 2025-08-02
少年游·会州雪陇右会州,腊月初七,大雪没膝。

少年负剑、提酒、背囊,踏碎玉沙,长歌而行——"白珩赤电,匣中雷吼;北斗斟酒,天狼可斩!

"会州的雪粒打在旗亭酒肆的油布帘上,噼啪作响。

檐角"关内道"旧牌被风扯得晃晃悠悠,牌边悬着串风干的狼髀石,是酒肆老板老王头去年从突厥溃兵手里捡的,说能镇邪。

墙根嵌着的隋代会宁郡界碑前,蹲个穿破棉袄的老卒,正用炭笔在碑缝里填字——他原是会宁郡的戍兵,隋亡后没解甲,天天来这儿补碑上磨平的"宁"字,说"城名改了,安宁不能改"。

裴渊就坐在界碑旁的桌前。

他穿件洗得发白的灰布袍,袖口磨出了毛边,左手食指第二关节有道月牙形的疤——那是去年在会州铁匠铺帮工,被母亲留下的那截老铁钳烫的。

此刻他正盯着壁上那张贞观三年的讨突厥榜文,榜角被酒气熏得发卷,墨迹里还沾着点暗红,老王头说那是当年传榜兵卒的血。

"后生,又在看这榜?

"邻桌穿绿袍的小吏呷了口酒,他是关内道派来会州查户籍的,腰间鱼袋挂得歪歪扭扭,"颉利的狼骑兵能踏平漠南,你倒说十日能断他喉?

"裴渊没回头,伸手蘸了蘸杯里的"烧刀子"——会州特有的烈酒,酒液里还漂着点青稞壳。

他指尖在界碑上划过,沿着碑上刻的湟水故道,重重一点:"此处是会州南门的骆驼坡,坡下有三丈深沟。

若把颉利的粮草诱到坡上,再......""嗤"的一声,斜对过穿皮裘的胡商笑了。

这胡商是从高昌来的,左眼珠是颗假琉璃珠,据说是五年前被突厥人挖的,此刻正用独眼斜睨裴渊:"小郎君知道什么?

突厥人的黑风骑能在雪地里跑一夜不换马,你那沟能困住他们?

"话音刚落,靠门的座位突然"砰"地一声,一个虬髯大汉拍着桌子站起。

这汉子穿件玄色锦袍,却敞着领口,露出胸前一道从锁骨划到腰的疤,像是被弯刀劈过。

他腰间悬着块金鱼符,却被虬髯遮了大半,此刻正瞪着裴渊:"孺子可知会州是隋代会宁郡故地?

大业十三年,突厥人破城时,就是从你说的骆驼坡冲进来的!

"他指节敲着桌子,"那夜我就在城头,看着我哥被狼骑挑在枪尖......你轻言兵事,对得起埋在城外的白骨?

"酒肆里霎时静了,老卒填字的炭笔停在碑上,小吏的酒盏悬在半空,胡商摸了摸自己的假眼珠。

裴渊慢慢抬起头,脸上没什么表情,只解下腰间的酒葫芦——那葫芦是母家传的,皮色红得发黑,系葫芦的绳是用战马鬃毛编的。

他拔开塞子,仰头猛灌,喉结滚动得像吞了颗铁球。

"咚",空葫芦砸在桌上。

没人看清他怎么拔刀的。

只觉得眼前晃过一道冷光,快得像会州冬夜的闪电。

等众人眨完眼,就见那绿袍小吏的乌纱帽落在地上,帽缨断得整整齐齐;胡商皮裘领口的貂绒被削下一片,飘到他的琉璃眼珠上;连那虬髯大汉敞着的袍襟,都被齐齐切下一角,露出的伤疤上,还落着半片被刀风削断的雪花。

最奇的是靠门的那串狼髀石,每颗髀石的穿绳都断了,却一颗没掉,还在风里晃悠。

老卒手里的炭笔"啪嗒"掉在碑上,在"宁"字旁边画出个歪歪扭扭的惊叹号。

虬髯大汉先是愣住,随即爆发出一阵大笑,震得窗棂上的积雪簌簌往下掉:"好快刀!

某李药师,倒要问问这刀的名字!

"裴渊这才变了脸色。

他认得这大汉腰间的金鱼符——上面刻着"卫"字,是卫国公的符印。

再看那道从锁骨到腰的疤,去年在会州老兵营听人说过,卫国公李靖当年在定襄城下,被突厥可汗的亲卫用弯刀劈中,就是这么一道伤......"哐当!

"裴渊手里的刀掉在地上,刀鞘撞着青砖,发出闷响。

他"噗通"一声跪下,膝盖砸在地上的积雪里,溅起的雪沫子沾在他的额头上:"弟子裴渊......拜见卫国公!

"门帘被风掀开,卷进一大团雪。

落在地上的刀"嗡"地颤了一声,刀身映着界碑上的"宁"字,像极了一滴凝在铁上的血。

桂ICP备2022003909号-1